施肥與用藥時的通用注意事項與使用指南
(By Polly)
【施肥與用藥時的通用注意事項與使用指南】
在談到農藥與液肥的使用與注意事項之前, 先說說為什麼求診時, 還要經過漏漏腸的問診, 難道不是看了病灶就知道?

醫家論治的前題是辨證。不是辨別症狀, 而是辨別證據。證據指的是細節, 是背後的過程, 而症狀只是結果、是表象。
若想得到最有效的改善或治療, 就必須先拿出足夠的資訊, 如此, 醫家才能透過證據來幫助診斷, 進而得出最佳的治療或改善方案。縱使已錯失了治療機會, 也能明白病症發生的原因, 避免日後再發生。
不提供也是可以, 得到就會只有"比較可能可以解決"表象的推論, 就像胃酸就吃制酸劑, 氣喘就讓支氣管擴張, 便秘就吃瀉藥, 解決了症狀卻沒有解決發生原因。
不提供也是可以, 得到就會只有"比較可能可以解決"表象的推論, 就像胃酸就吃制酸劑, 氣喘就讓支氣管擴張, 便秘就吃瀉藥, 解決了症狀卻沒有解決發生原因。

中醫經典, 黃帝內經-素問裡有記載, "正氣存內, 邪不可干", "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 意思就是說, 病原體隨時存在生活環境當中, 若本身體質好、免疫能力佳, 得病、形成病的機會就小, 打打噴嚏、咳咳嗽、拉拉肚子就沒事; 反之, 若是感染、病灶也出現了, 這就表示免疫能力有所下降了。
種植植物就如同人類的健康管理, 預防勝於治療, 平時就要顧好植株的根本, 靠的是均衡的營養來源, 藉由除了正確澆水施肥之外, 陽光、空氣該給的, 一個都不能少。所以維持生命體的五大基本元素, 木、火、土、金、水, 必須保持平衡。五大元素代表的意義簡單說就是: 木-暢通的運行管道、火-陽光熱能與動能、土-所需養分的吸收與轉換、金-適度疏伐以利呼吸、水-就是水。
正確與適度用肥, 改善根圈、土壤的環境, 可以減少元素、酸鹼的失衡, 可以肥沃土壤使之不再貧瘠。在有了養分之後, 還得植物的根系生長旺盛, 才能讓養份的吸效率最佳化。而在根部吸收之後, 也還必須藉由適度的呼吸, 來達到養份轉換與疏佈, 通達到所有的枝節。
--終於要進入主題
【用肥用藥101】
用藥絶對是延續生命"最後的手段", 既然選擇了用藥, 我們就有責任了解使用方式與注意事項, 以免傷害植株、傷害生態環境、甚至傷害鄰居。





病蟲害難免會發生, 就像人類也會受蚊蟲叮咬, 但並非所有叮咬都需要打血清、抗生素治療。因此, 是否真有必要一出現狀況就花錢買農藥? 平白讓植株產生抗藥性? 在考慮施用農藥前, 建議事先與專業的農藥管理人員諮詢。

1. 藥劑分系統性及接觸性藥劑,系統性藥劑一般會滲透進植物組織體內,部分藥劑滲透後具移行性,如賽速安會自下而上、根部到全株擴散毒性達到防治效,而接觸性藥劑僅殘留於葉面或蟲體接觸後達到觸殺效果。綜上,系統性藥劑一般而言可以達到較佳的防治效果,但是要注意安全殘留期(需要一段時間降解),接觸性藥劑毒性降解較快,洗乾淨後則可以安心接觸或食用。
2. 殺蟲的藥, 對於危害葉部之病蟲,如葉蟬,一般可行葉噴法;而危害莖稈部份如蚜蟲、介殼蟲則應採用莖部施藥法,將藥劑噴佈在莖上,較有效。一般人不具備判斷危害部位這方面的知識, 因此建議使用前先詢問清楚。
3. 速效型的化學肥, 若沒有特別說明, 建議以葉噴方式, 優於灌根, 因為元素在土壤中的移行性較差、亦有可能造成過量肥料殘留甚至土壤鹽化。
4. 葉噴建議全株噴灑的同時,應著重葉背噴灑較佳, 因為葉片葉背氣孔多而大,細胞間隙多,吸收能力比葉面強。

1. 對於安全與有效的稀釋倍數區間、多種品項是否可混用, 絶對需要事先了解。混用多項時, 在有效區間內, 寧願偏稀也不要偏濃, 寧願單純也不要複雜, 以免發生不可挽救的悲劇。
2. 將噴罐的頭旋至較緊, 如此壓出來的液體就會形成噴霧狀, 均均薄撒在植株表面。有噴到莖或葉即可, 不需要重覆噴得濕答答, 避免藥劑殘留植株表面甚至造成藥害。
3. 綜合以上,白話來說就是噴灑均勻,水分子越細越好可以均勻沾附到每個葉面角落,而不是傳統的噴到滴水,因水分子大而把藥液水份帶走(水在葉表易產生聚合性,噴太濕會全部流失)。

1. 注意參考天氣預報, 除非特殊說明, 一般建議無風或微風無雨的傍晚或晚上為較佳的噴灑時機。噴灑後不應該立即讓植株受到日曬,若稀釋濃度太高隔日曬到太陽後將有可能產成急性藥害。
2. 農藥殺蟲劑, 建議只有蟲害出現時再建議使用。至於殺菌劑的部分建議事先作預防,可用較溫和、長效性的銅類殺菌劑如快得寧噴灑,潮濕季節建議一週一次,若遇病斑產生或潮濕期間太久則可以使用治療性殺菌劑如乎粒勇。若平時就以有機微生物輔助作為平時抗菌預防更佳。
3. 風雨天容易帶菌, 温暖潮濕正好提供給病菌合適的生長環境, 因此建議雨後立即進行殺菌,如遇長雨季節,建議可添加展著劑增加附著,較不易因淋洗而流失。

1. 可濕性粉劑農藥若噴灑在葉面上可能會產生較深顏色的藥斑,不建議使用在觀葉植物上,由於性質為不溶水故使用前請務必攪拌搖晃均勻後噴灑。
2. 可分散粒劑主要靠稀釋溶解於水中時, 植株吸水同時將藥劑吸上; 假如不方便配置成液體罐澆, 必須避免放置過量避免產生藥害。
3. 乳劑型農藥因容易造成藥害,稀釋倍數請依農藥店建議噴灑,切勿過量使用。
4. 具價值之觀葉植物建議使用水懸劑,比較不容易造成藥害,噴灑時亦可均勻附著於葉表。

1. 同樣的人種, 個體間還是存在著些微的差異, 簡單的說, 會因遺傳、突變、生活飲食、氣候環境的不同, 形成體質上的不同, 植物亦然。藥廠不可能擁有不同生長環境的所有植株樣本, 因此, 就算整套措施都是遵照官方建議, 在效果上也不可能會有100%有效的保證, 甚至也有出現過敏的機會。擔心者, 可以先在小範圍試用, 假如結果可以接受, 再行全面使用。
2. 正確施用藥劑之後若還是有無法改善的另一個情況就是, 生物體本身已經無法吸收。(這部份可以講很多, 為免失焦, 就不在此贅述)
--
以上的內容, 很多是整理自社團內的前輩們的知識經驗分享, 這篇指南, 除了呼籲新同學們能多爬文、逛逛精華區並善用搜尋功能來解決基本常見問題, 也藉此希望同學之間能多做良性互動同時注意禮貌, 因為前輩們實在有很多經驗可以挖惹。
😘
以上的內容, 很多是整理自社團內的前輩們的知識經驗分享, 這篇指南, 除了呼籲新同學們能多爬文、逛逛精華區並善用搜尋功能來解決基本常見問題, 也藉此希望同學之間能多做良性互動同時注意禮貌, 因為前輩們實在有很多經驗可以挖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